B体育APP下载说实在的,我被录取后才知道有“地质工程”这个专业。大一上学期试图转专业到我喜欢的车辆工程或者光电去,可惜由于自己期末有点飘导致没转成。之后就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了,努力学好专业课,在大一下学期一骑绝尘冲到了系里第一并一直保持到现在。那时虽然也知道有保研这个东西,但我不是很感兴趣,认为自己还是需要通过考研来获得更高的学历。直到大二搬到老校区看到学长学姐们为了考研日夜努力的样子,心生敬佩的同时也下决心走保研的道路。
我们学校保研只看加权成绩与科研竞赛(保外不看,保内看),于是大二开始我专攻课程学习与知识扩充,很多科目达到专业最高分。课程设计我也多次担任“第二课设老师”的身份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提供思路。大学期间两次地质实习(河北秦皇岛、山西吕梁水峪贯)意义非凡,享受群山环抱的同时也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
虽然获取保外资格对科研不做要求,但我深知科研论文对保研的利好。于是我大三上学期与老师交流了很多,与同学也讨论了很多,最后确定好了命题开始搞大创(虽然到夏令营时期还没结题)。
个人信息较为闭塞,对于保研院校大多来自学长学姐之口。但平时自己也会找一些保研公众号论坛看一些文章。
就这样一路来到大三下学期,我在6月之前完成了资料准备(非常建议把资料扫描成电子版!!!),主要如下:
6月也是一个忙碌的月份,疫情返校后铺天盖地的课设与考试带来的双重压力让我不敢松懈。同时也不敢怠慢保研准备:每天6点起来去教室背1h的英语单词,晚上复习可能会面试到的专业课。由于我打算走工程地质方向,我面试前复习的专业课主要有:
不仅如此每天还要紧盯各个大学夏令营发布情况。每次我填报夏令营也需要奔走东西,消耗大量时间(本人填报的时候比较墨迹和小心)。
随着7.1号收到第一所大学的入营消息后,我面试阶段正式开始。每个大学考察方式各有特色,堪称百花争鸣:
1、湖南大学结构工程:中文自我介绍 + 英语问题作答(生活类)。专业课考察较为多样,会对着成绩单上的课程进行提问,当时夏令营内有些学生甚至被问到了概率论。考核实行打分制,分数不是太低就可以。
2、中南大学岩土工程:英文自我介绍 + 英语问题作答(生活类+专业类)。专业课考察土力学、岩体力学(可能是我没学过结构力学吧,没考察他)。营员全部合格,分数不公开(中南老海王了)。
3、学地质工程:线上考试(以往是专业课考试,2020年变成对讲座内容考察)+ 面试。面试自我介绍(忘了语种了) + 英语问题 。专业课问题较为开放。考核实行评级,会刷人。
4、中山大学岩土工程:英语自我介绍+ 专业课问题(选科目作答,有土力学、结构力学等)+ 开放式问题。考核实行打分排名制,不显示分数。
6、北京科技大学岩土工程:中文ppt自我介绍 + 专业课问题 考核评级,发放优营通知书。北京科技大学老师们都好温柔!很赞!
7、同济大学地质工程:同济的面试有些难度,分上午和下午。上午为英语部分:英语自我介绍,英语专业课问题(问题英语显示、用英语作答)。下午为中文部分:中文自我介绍,中文专业课问题(问题中文显示、用中文作答)。考核实行评级,优营可直接拟录取,合格营员还需要参加预推免。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质学:以往会以大别山地质实习来考察学生。疫情原因改成线上,未参加面试。
11、吉林大学地质工程:无夏令营,提前邮件联系了导师,但吉大地质工程预推免面试时间太晚(10.24)。虽然很欣赏那个导师,但事与愿违,只得作罢。
对于地质类专业的学生,第一是走理论地质道路。国内不乏优秀的老牌地质院校,并且资历越老、规模越大的地质院校往往研究方向也细分,这需要学生们在本科想好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其次,理论地质对学历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走学术道路。再者理论地质需要较多的野外考察,对于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是走工程地质道路。目前国家对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在环境修复、地灾防治方面,工程地质具有广阔前景。很多大学将地灾防治与治理放在了岩土工程里面,这是因为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有许多交叉点。但岩土工程会学更多的力学知识,因此地质工程学生如果想转到岩土则需要多学一些力学。相对应的地质工程看待问题会更多地从地质角度解读。总而言之,两条道路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经管类:回复“经管/金融/公管/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山岭南/贸大/上财公管/厦大经院/厦大管院/复旦管院/农发/北大汇丰/工业工程”
理工科:回复“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化/生命科学/环境/环境科学/土木/地理/电子/通信/材料/机械/光电/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