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平台9月25日,湖北省地质局服务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整县推进地质工作座谈会在宜昌召开,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文旅厅,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以及省内各地市州、部分县市区相关负责人等共同探讨地质工作服务“强县工程”工程。
极目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湖北部分县 (市、区)已经开展整县推进地质工作试点,高标准建设一批驻县地质工作服务站,落地一批样板项目,形成了可复制经验和模式。
在十堰市竹山县溢水镇何家湾村,湖北省地质局通过驻村帮扶打造了何家湾村“数字乡村+地质”智慧云平台,将数字技术和地质元素融入乡村发展全过程,全村人口、房屋、土地、河流、森林、产业等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载体,建立共建共管工作机制,实现村内物联共享,村外互联互通,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获利增收。目前,有关经验做法被纳入《湖北省驻村帮扶典型案例汇编》,该模式陆续推广应用至十堰、宜昌、黄冈、恩施、襄阳等地。
在湖北鄂西地区,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长期扎根从事地质找矿、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调查等工作。近年来,累计新发现矿产地7处、找矿靶区11处,为实现磷矿、石墨、锂矿等增储上产奠定坚实基础,潜在经济价值约800亿元;2021年,在地质七大队的协助下,宜昌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级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对服务长江大保护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扎根夷陵,与夷陵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合作、深度共融,携手打造地队协同、共建共享共赢的整县推进地质工作样板。”宜昌市夷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地质局将该区港虹社区纳入“一联五进”联系点,地质七大队投入100万元为黄花镇抗旱找水,解决了200余村民长期用水困难问题。夷陵区与地质七大队共建的湖北省宜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夷陵分站,也将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安全等工作,提供有力的地质技术支撑与服务。
“今年,湖北省地质局在恩施七里坪开发的页岩气井钻获高含气量页岩气层,是湖北目前勘探含气量最高的页岩气层,能够有效支撑恩施北部地区页岩气资源基地建设,希望地质局在能源资源保障上能继续加强支持力度”“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绿松石、硒铜矿等丰富的地质资源已经成为十堰的地质名片,希望地质局能在强县工程中继续给予支持”“近年来,省水文地质大队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面,为荆州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在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勘探方面,为荆州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地的发展,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地质局继续加强对荆州矿产资源勘探、水环境安全、生态环境的支持力度”……与会各地市州、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员一一发表了对地质工作服务强县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湖北省地质局的合作,在资源能源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流域治理等方面给予地质技术支撑。
据悉,下一步,湖北省地质局将在广泛论证、充分听取各市县意见建议基础上,形成并发布关于整县推进地质工作服务强县工程的相关指导意见,聚焦县域发展资源和环境制约性要素,以保障资源能源安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支撑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推动地质工作资源下沉、平台下沉、服务下沉,健全均等可及的地质公共服务体系,为实施强县工程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和地质安全保障。力争到2025年,资源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新发现矿产地10处,助力建设一批能源资源基地和国家规划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支撑水平有效提升,县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监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农文旅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网格式地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每个市 (州)打造1-2个整县推进地质工作示范县,每个县打造一批精品地质项目,实现地质工作机构全建立、业务全覆盖、人员全到位,地质技术服务基本覆盖市州、深耕县域、辐射乡(镇、街)村(社区),“湖北地质”公共服务品牌深入人心。